35歲是女性生育的分水嶺,不孕症科醫師李俊逸醫師建議,女性凍卵年齡在34歲能將效益最大化,而且建議至少要取得10-15顆卵子才有更好的機會懷孕。究竟該如何在卵子品質與年齡間做平衡呢?本篇帶您了解凍卵年紀限制與流程怎麼走。
凍卵年齡的限制
凍卵做為生育保存的一環,太早或太晚凍卵效益都不高,主要還是看年齡與卵子品質這兩個因素,來決定是否需要凍卵。
35歲以前凍卵:先判斷生育力
雖然說年輕女性的卵子質量上會比高齡女性的卵子在質量上略勝一籌,但是女性關鍵的生育年齡其實是35歲,當時的卵子仍有一定的數量與品質,因此35歲以下可以先看自己的抽血數值顯示出的生育力,來判斷是否急需使用凍卵療程。
35~40歲凍卵:掌握卵子質量的絕佳時機
35歲以上卵子的質量會明顯下降,生育能力會開始退化,所以懷孕率會越來越低,流產率會越來越高。根據統計,35歲以下婦女試管嬰兒的活產率仍有36%,若超過40歲活產率只剩5~10%。
40歲以後凍卵:流程會較為辛苦
很多未婚熟女都是快40歲才考慮凍卵,但其實這時的卵子質量已經很差,染色體異常機率高,即使取到10顆卵可能只有3、4顆可用;而且因為年紀大卵子較少,可能需要多次集卵才可取到足夠的卵。
至於43歲以後醫生可能都不建議再凍卵,如果未來想生子,可能採取借卵試管較為實際。
特別建議提早凍卵的情況
有以下情況的女性,應該要抓緊時間提前檢查評估:
- 卵巢腫瘤接受手術、化療、或放射線治療前
- 擁有卵巢早衰家族史的女性、自體免疫疾病的女性
- AMH值偏低
- 子宮內膜異位症(包括巧克力囊腫)
- 月經週期變短(25~26天或更短)
- 動過卵巢手術
凍卵年齡與卵子品質數量的關係
根據醫學期刊Reproductive Biomedicine Online的一篇研究文獻,女性出生時卵巢內貯存約100萬顆濾泡,青春期時濾泡數量約有40萬個,但年紀到了37歲之後體內濾泡個數開始急速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