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歲是女性生育的分水嶺,不孕症科醫師李俊逸醫師建議,女性凍卵年齡在34歲能將效益最大化,而且建議至少要取得10-15顆卵子才有更好的機會懷孕。究竟該如何在卵子品質與年齡間做平衡呢?本篇帶您了解凍卵年紀限制與流程怎麼走。

凍卵年齡的限制

凍卵做為生育保存的一環,太早或太晚凍卵效益都不高,主要還是看年齡與卵子品質這兩個因素,來決定是否需要凍卵。

35歲以前凍卵:先判斷生育力

雖然說年輕女性的卵子質量上會比高齡女性的卵子在質量上略勝一籌,但是女性關鍵的生育年齡其實是35歲,當時的卵子仍有一定的數量與品質,因此35歲以下可以先看自己的抽血數值顯示出的生育力,來判斷是否急需使用凍卵療程。

35~40歲凍卵:掌握卵子質量的絕佳時機

35歲以上卵子的質量會明顯下降,生育能力會開始退化,所以懷孕率會越來越低,流產率會越來越高。根據統計,35歲以下婦女試管嬰兒的活產率仍有36%,若超過40歲活產率只剩5~10%。

40歲以後凍卵:流程會較為辛苦

很多未婚熟女都是快40歲才考慮凍卵,但其實這時的卵子質量已經很差,染色體異常機率高,即使取到10顆卵可能只有3、4顆可用;而且因為年紀大卵子較少,可能需要多次集卵才可取到足夠的卵。

至於43歲以後醫生可能都不建議再凍卵,如果未來想生子,可能採取借卵試管較為實際。

特別建議提早凍卵的情況

有以下情況的女性,應該要抓緊時間提前檢查評估:

  • 卵巢腫瘤接受手術、化療、或放射線治療前
  • 擁有卵巢早衰家族史的女性、自體免疫疾病的女性
  • AMH值偏低
  • 子宮內膜異位症(包括巧克力囊腫)
  • 月經週期變短(25~26天或更短)
  • 動過卵巢手術

 

凍卵年齡與卵子品質數量的關係

根據醫學期刊Reproductive Biomedicine Online的一篇研究文獻,女性出生時卵巢內貯存約100萬顆濾泡,青春期時濾泡數量約有40萬個,但年紀到了37歲之後體內濾泡個數開始急速下降。

文章標籤

茂盛醫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價格昂貴的試管嬰兒療程並不能100%保障成功懷孕,試管失敗後真的令人心情低落,究竟是機率問題,還是我註定無法透過試管嬰兒成功求子呢?

首先要了解影響試管失敗常見的因素,包含卵巢中的卵子庫存量、卵子品質、精子質量、精子活動力以及精子穿透力。植入後,試管嬰兒失敗會出現的症狀眾說紛紜,但實際上並沒有所謂的著床失敗徵兆,受孕失敗後會出現的症狀主要會因人而異,要確認試管是否失敗,除了迎接下個月經週期外,最能確定的方式就是按照醫囑回院驗孕。

閱讀更多:降低試管嬰兒失敗率,醫師帶你了解試管失敗症狀,調養身體掌握懷孕關鍵!

那麼試管失敗月經多久會來?試管失敗後自然懷孕機率高嗎?該怎麼做?本篇帶您了解試管嬰兒失敗的下一步該怎麼做,幫助您調養身心、重新再來!

試管失敗後的月經

試管嬰兒失敗後,由於在準備植入試管期間有施打排卵針,可能會影響到體內雌激素的分泌狀況,讓月經提前或延遲報到造成經期混亂,這些都是正常現象,不必太過擔心。一般來說月經大約會在停藥後的一個禮拜左右來,有些人則會稍稍延後到兩個禮拜左右。

如果試管失敗月經超過兩週以上沒有來,可能是因為心情、壓力等心裡因素造成內分泌失調而導致,請務必讓身體多多休息、適時放鬆心情,並到醫院檢查身體狀況,評估是否要以打針方式或口服黃體素方式進行調經。

試管嬰兒失敗後自然懷孕的機會

即使試管嬰兒失敗了,還是有機會能自然懷孕的。造成試管嬰兒失敗的因素有很多,可能因為精子品質不佳、胚胎染色體異常、子宮環境不好等多種原因而沒有完成人工受孕。

此外,在進行試管嬰兒療程時,有些患者對於用藥與打針過程會過於緊張,面對不知道試管是否會成功的不確定性導致心理壓力過大,這些負面情緒也可能會影響試管植入的狀況,因此保持健康的心裡是非常重要的!

試管嬰兒失敗休息調養身心,有助於懷孕

部分患者在試管失敗後,會選擇先休息一段時間來調養身心,這段期間內因為少了治療過程的心理壓力,心情反而能更加放鬆,因此偶爾還是會遇到在試管失敗後也能成功的自然懷孕的案例。

茂盛醫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茂盛醫院李俊逸醫師為大家解釋,同卵雙胞胎自然懷孕的機率為1/250(異卵雙胞胎為1/125)。美國婦產科醫師學會則表示,高齡產婦在月經週期內可能排出2個以上卵子,導致35歲以上懷多胞胎的機率反而上升,卻仍比試管嬰兒機率低,因試管嬰兒為增加懷孕成功率,大多會採移植多顆胚胎方式,多胞胎的機率較自然受孕者多出3倍

試管嬰兒胚胎植入數量

試管嬰兒療程並非一定能生雙胞胎,胚胎移植時的理想數量和產婦年齡、是否有高品質囊胚等有關,依照英國國家健康與照顧卓越研究院指南,小於39歲以下,建議都不要超過2個,40~42歲高齡,則建議2個;現今為降低孕婦和胎兒的風險,植入的胚胎數量至多兩個

 

年齡

胚胎植入顆數

< 35

1 - 2

35-37

文章標籤

茂盛醫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子宮息肉因生長位置不同而區分,有時還會合併多囊性卵巢、慢性子宮內膜炎或子宮肌瘤等症狀,需透過切片進行病理診斷,確認是否為息肉,並判斷是良性或惡性(惡性機率小於1%,與腫瘤大小無關),以下是兩種息肉的區別:
  • 子宮內膜息肉(Endometrial Polyp):子宮內膜息肉於子宮腔內生長,是子宮腔黏膜細胞發生異常增生。原因不明,主要好發在30~60歲女性,罹患多囊性卵巢症候群、子宮內膜炎的女性較容易形成息肉,另外,曾生長過子宮內膜息肉患者,在治療後也常見復發。子宮內膜息肉以子宮鏡或超音波檢查得知,需透過手術處理。
  • 子宮頸息肉(cervical polyp):子宮頸息肉於子宮頸生長,因發炎導致細胞過度增生,垂出子宮頸口時肉眼即見,通常非單一個而是多發性,大小多小於一公分,可透過手術治療。

undefined

 

茂盛醫院陳忠義醫師表示,一般生育年齡婦女的子宮內膜息肉比例小於10%,而不孕症婦女則高達20%。若息肉大小超過1.5公分或多發性就會影響懷孕,主要是子宮內膜凹凸不平,影響胚胎著床,如果有懷孕計劃的女性,有子宮息肉建議一定要切除。

如何檢查是否有子宮息肉?

子宮內膜息肉大多無症狀,除了少部分患者會出現經血量多、不孕、月經天數延長等狀況,其餘大多經過檢查之後才會發現。

常見的子宮息肉檢查方式為:

  • 超音波檢查:通過超音波初步觀察子宮腔內是否有異樣,若發現腔室內有異物則需要進一步的檢查。
  • 子宮鏡檢查:子宮鏡利用纖細導管進入子宮,透過37°C液體膨脹宮腔進行檢查

 

子宮息肉若切除後,還有辦法自然懷孕嗎?

茂盛醫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延長破卵針(hCG)作用時間是增加正常整倍體胚胎的有效之道

在試管嬰兒技術中,誘導體內卵子的成熟對於胚胎發育形成正常整倍體至關重要!卵子成熟過程包含了細胞核及細胞質的成熟,兩者必須達到協調,才能確保受精卵的正常整倍體形成。相反的,如果卵子未成熟則易造成卵子無法正常受精,或胚胎著床基因表現異常,以及胚胎發育失敗並導致胚胎著床失敗(Armstrong2001)。隨著濾泡成長過程中,卵子細胞質內對於早期胚胎發育所必需的mRNA和蛋白質會逐漸積累,而當發育中的卵子細胞質內積累了足夠調控細胞減數分裂的調控分子,卵子就會重新進入減數分裂,進而形成成熟的卵子。然而在臨床上,對於卵子細胞質成熟度,並無法完全準確地從卵子的外觀來做預測(Van Blerkom, 1997)

培育至第5天的2顆優質囊胚 培育至第5天的2顆優質囊胚

/培育至第5天的優質囊胚是利用「胚胎著床前染色體篩檢(PGT-A)」檢出正常整倍體胚胎做植入

研究發現:延長破卵針在體內作用的時間,可增加囊胚整倍體發生率及試管嬰兒的懷孕成功率

在自然周期排卵前的黃體形成激素(LH)高峰產生,LH作用下可以促成卵子於體內成熟。由於試管療程中並不會產生黃體形成激素(LH)高峰,因此以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當作破卵針,來模擬自然週期中的黃體形成激素(LH)高峰,是在各種不孕治療方式中誘導卵泡最終成熟的主要治療方法。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施打後,到採卵時間須間隔(hCG-OPU interval)32-36小時。在這段間隔時間內,hCG對於黃體化(luteinization)、卵子成熟、卵丘細胞擴張及卵子減數分裂的恢復(meiosis resumption),是一個很重要的步驟 (Gudmundsson, 1990)

近期研究發現:延長打破卵針後採卵時間(hCG-OPU interval大於36小時,最長為42小時),也就是延長了hCG於體內作用的時間,可以增加卵子的成熟度和受精率,以及增加高品質胚胎的數量,並增加試管嬰兒的懷孕成功率 (Raziel, 2006)

在李茂盛教授的研究中,更進一步發現:只有婦女年齡和hCG–OPU間隔時間長短,才是對於囊胚整倍體發生率(euploidy probability)的主要影響因素。本研究總共收集511個試管療程個案,病人的平均年齡為36.4 ± 5.4歲,hCG–OPU間隔時間平均為36.3 ± 1.0小時,研究期間總共收集了1,889個符合進行著床前染色體篩檢(PGT-A)TE細胞切片標準的囊胚,所有胚胎的整倍體比率(euploidy rate)36.4%(687/1889)。當研究分析假設,單一顆囊胚具有能發育為整倍體的可能時定義為整倍體發生率(euploidy probability),利用廣義估計方程式(Generalized estimating equation, GEE)統計來評估分析,究竟哪些因素可以當作影響囊胚整倍體發生率的指標,統計數據結果詳見下表。
 

茂盛醫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臨床上,2次精液檢查都未觀察到精蟲,診斷為「無精症」(Azoospermia),而無精症的發生率約佔男性人口1%,在男性不孕症人口中,則約佔15%。無精症可分為兩大類:分別是「阻塞性無精症」(Obstructive azoospermia) 與「非阻塞性無精症」(Nonobstructive azoospermia, NOA)。前者是由於運送精蟲的通道受到阻塞,導致精蟲無法排出,好發在輸精管與副睪,患者通常由醫師視情況決定由副睪或睪丸進行手術取精,手術取精的成功率極高;後者則是因為患者的睪丸造精功能異常所造成,治療難度較高,目前最佳的治療策略是以「顯微手術睪丸取精」 (Microdissection testicular sperm extraction, mTESE) 並搭配「單一精蟲顯微注射」(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 ICSI) 來提高試管嬰兒的成功率[1]

單一精蟲顯微注射有助於非阻塞性無精症患者提高受精率

單一精蟲顯微注射有助於非阻塞性無精症患者提高受精率

「單一精蟲顯微注射」有助於男性不孕

過去,「單一精蟲顯微注射」已被證實可以顯著改善男性因素所導致的不孕症,有效提高卵子受精率(Fertility rate)與懷孕率(Pregnancy rate)[2];然而精蟲的挑選極需依賴胚胎師的經驗與判斷,精蟲挑選會根據精蟲本身的活動力(Motility)與形態(Morphology)來進行選擇。在射精取得的精液中,我們通常會以精蟲是否具有活動性作為精蟲是否存活的依據[3]。先前研究指出於「非」無精症患者使用「單一精蟲顯微注射」時,挑選形態正常且具有活動力的精蟲,即可得較高的卵子受精率與懷孕率。然而,在睪丸手術取精獲得的精蟲並不適用以活動力去判別精蟲是否存活,這是因為成熟精蟲需要在副睪儲存1824小時後才能取得活動力,因此在睪丸取得的精蟲通常活動力極低,甚至是無活動力,但不代表他們是「死」的精蟲,而是尚未「甦醒」過來而已。

於經處理之輸精管組織中收集成熟精細胞

於經處理之輸精管組織中收集成熟精細胞。

形態優良且具活動力之精蟲有較好的臨床結果

有別於過去在手術取精後去評估精蟲特徵的研究,在最新發表的論文中,提出應在進行「單一精蟲顯微注射」時對精蟲特性進行觀察與記錄,包含:精蟲是否具有活動力和形態是否異常。形態部分,包含:精蟲的頭部、頸部、尾部以及頂體(Acrosome)。本篇研究中提到,作者在手術取精後,將精蟲培養在37環境1836小時,並經過一系列沉澱、蛋白酶酵素作用、離心等方式,試圖喚醒精蟲的活動力。精蟲在經過處理後,在這2個時間點(手術取精之後以及「單一精蟲顯微注射」時)所觀察到的活動力會有所差距。因此,該篇論文作者認為在進行「單一精蟲顯微注射」時去記錄精蟲特性是有其必要的。最後根據統計結果,可以得知在進行「單一精蟲顯微注射」時選擇「有」活動力的精蟲相較於「無」活動力的精蟲以及頂體「正常」相較頂體「異常」的精蟲,可以獲得較好的受精率與懷孕率;同時該論文亦指出,並非使用「無」活動力的精蟲或形態「異常」的精蟲會無法成功受孕[4]

於高倍率顯微鏡下篩選外觀形態良好之精子進行顯微注射

於高倍率顯微鏡下篩選外觀形態良好之精子進行顯微注射。

新鮮手術精蟲受精之胚胎有較佳的活產率

此外,過去曾有進行試管療程的夫婦,由於丈夫手術取精失敗,使原先的試管療程轉為卵子冷凍的案例,這可能造成患者心理壓力與經濟上的負擔。因此,部分學者嘗試對使用冷凍、解凍的精蟲進行「單一精蟲顯微注射」的可行性進行評估,並與使用新鮮手術精蟲進行「顯微注射」的結果進行比較。在研究中,可以觀察到,兩者相較之下,在受精率與懷孕率上並沒有顯著差異,但是在活產率(Live birth rate)部分,使用新鮮手術精蟲相較於冷凍解凍精蟲有較佳的結果;另外,在流產率(Miscarriage rate)部分則可以觀察到使用新鮮手術精蟲相較冷凍解凍精蟲有較低的流產率[5]。因此,我們可以知道使用新鮮手術精蟲進行「顯微注射」能有較好的臨床結果!由於此篇研究樣本數量偏低,期許未來有更大樣本數與多中心共同研究,去佐證冷凍解凍手術精蟲使用的可行性,並評估對後代的安全性。

茂盛醫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卵巢囊腫是指液體在卵巢內過多或異常堆積的現象,好發於育齡層女性或停經後的婦女,大多為良性,通常三個月內會自行消失。其中最常見的是功能性囊腫,此類囊腫會隨經期而出現。

認識卵巢囊腫與月經的關係

功能性囊腫俗稱卵巢水瘤,約有80%卵巢腫瘤屬於這類,包括濾泡囊腫、黃體囊腫等,因和排卵周期有直接關係,也可理解為“生理性囊腫”,在月經週期皆有可能發生,亦有部分患者是因服用排卵藥導致荷爾蒙失調。

  • 濾泡囊腫:一般月經週期期間,卵巢內的濾泡會在成熟時破裂並釋放卵子,如果含有卵的液囊沒有破裂,液體持續累積使液囊長成1~10公分不等大小,便稱為「濾泡囊腫」。多數患者較無感,也會在3個月內逐漸消失,除非是較大的囊腫,可能會引起下腹疼痛,就需要較長時間才會消失。
  • 黃體囊腫:濾泡成熟排出卵子後,會增生變成「黃體」,排卵後一周是黃體高峰期,如果沒有懷孕且黃體沒有消退、內部累積的液體過多,使黃體直徑超過3公分,就是「黃體囊腫」,通常在每個月排卵後形成,並會在數周內自行消失,少數案例會長達3個月。

若有卵巢囊腫,月經會受影響嗎?

卵巢囊腫在臨床上通常沒有明顯症狀,少部分會有月經失調、腹部疼痛、不正常出血、受孕障礙等;主因卵巢正常生理功能受影響之後,婦女容易出現卵巢荷爾蒙分泌紊亂,導致月經失調,連帶影響子宮內膜脫落,最終可能出現月經不調、月經過多,或是暫時性月經不來等狀況。

卵巢囊腫月經不來會導致不孕嗎?

囊腫通常不會造成不孕,但若時常出現濾泡囊腫或黃體囊腫,可能代表排卵不規則或內分泌異常,進而影響月經不來導致不孕;另外,囊腫若為子宮內膜異位症等疾病所引起,如巧克力囊腫、多囊性囊腫等。即便月經有來,仍會因其他排卵狀況、子宮腔環境不佳,而可能導致不孕。

卵巢囊腫月經延遲建議如何治療?

卵巢囊腫雖分為功能性、病理性和惡性,但早期難以區分,通常會觀察或使用藥物三個月,看囊腫是否自動消失。除非是短期快速增長或大於10公分以上的囊腫,需透過超音波檢查後再以手術治療,例如囊腫內有間隔、為實性、囊壁不光滑、伴隨大量腹水等,顯示囊腫質性較差,恐有轉為惡性可能,應積極治療。

病理性的囊腫會隨時間變大,想懷孕的婦女,建議到醫院接受檢查,可透過藥物療程,如避孕藥、降低雄性激素藥,或腹腔鏡卵巢手術治療,治療後半年內是黃金受孕期,再依自身狀況選擇人工或試管嬰兒療程。

茂盛醫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子宮靠骨盆底的基底韌帶、子宮兩側的圓韌帶與寬韌帶、腹部壓力三者維持在腹腔中,若子宮底的角度較靠近脊椎就屬於子宮後頃,約20%的女性有這樣情形。除了天生之外,後天疾病如子宮內膜異位、腫瘤等也會使子宮後頃。一般人並不會察覺,但也有人有經痛、腰痠、小腹痛、便祕等症狀。本篇就子宮後頃對身體的影響撰文介紹。

子宮後傾的檢查方式

前後頃是根據子宮角度差異而區分,臨床上可透過內診與超音波檢查,確認為子宮前頃或子宮後頃。內診則由醫師將手指放入陰道、同時以另一隻手按壓腹部,判斷子宮角度、大小。

子宮後傾會對身體的影響

子宮後傾只是其中一種子宮角度,而並非是疾病,大部分人不會因為子宮後傾而有不適症狀。但有少部分人可能會因子宮後傾出現經痛和下背痠痛等不適症狀。

後天性子宮後傾的原因

後天性子宮後傾大多與骨盆及子宮瘢痕組織有關,如:

  • 骨盆腔炎
  • 子宮腔沾黏
  • 骨盆腔手術
  • 子宮內膜異位症
  • 子宮肌瘤
  • 卵巢囊腫

子宮後傾需要開刀治療嗎?

子宮後傾是不需要治療的,我們應該將重點放在婦科病灶的治療上。網路上流傳“子宮後傾運動矯正操”,其實運動對子宮後傾的改善效果不大,但若有下背酸痛是可以嘗試伸展運動來舒緩疼痛不適感。

子宮後傾對做試管嬰兒的成功率有影響嗎?

子宮後傾本身並不會影響懷孕成功率,反而是合併的其他婦科病灶才會有可能影響懷孕率,建議先到不孕科釐清不孕的原因。坊間謠傳“子宮後傾會不易讓精子進入子宮,降低受孕率”的說法是錯誤的!性行為姿勢和子宮角度都不是影響懷孕率或試管嬰兒成功率的原因。

 

總結來說,子宮角度是一種生理現象,並不是造成不孕的原因。我們應該先用客觀的檢查方式來釐清不孕原因與源頭,再對症下藥地排除難孕障礙,才更有機會順利懷孕。


文章標籤

茂盛醫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現今社會的風氣不再追求“結婚即生育”,有更多的夫妻會選擇優先發展事業再開始準備迎接小孩。凍胚為現代夫妻提供了多一種選項,夫妻可以先將胚胎冷凍保存,待日後解凍準備懷孕。

8個凍胚時機:生育計劃更彈性

1. 把握25-35歲生育力,婚後凍胚最有力!

婚後夫妻可以透過凍胚來“預排”未來生育時程之餘,也不用擔心精卵品質隨著年紀老化。不孕症醫師建議把握25歲至35歲最佳生育時期,以達到最佳的效益,而胚胎解凍則建議最晚在45歲前進行,以減少高齡妊娠的風險和高齡育兒的負擔。

 

2. 試管補助限制植入胚胎數,凍胚不浪費!

根據台灣人工生殖醫療法規定,試管嬰兒療程中每胎最多只能植入4顆胚胎。在療程中取出的其他優質胚胎,可以藉由凍胚技術來保存,待準備生育下一胎時再解凍,省去重新取卵的流程。2021年7月,台灣國健署推行的體外受精(俗稱試管嬰兒)人工生殖技術補助方案中有明確限制補助案每次最多只能植入2顆胚胎。凍胚可作為保存優質胚胎的方法。

 

3. 等待二寶來臨的時機,凍胚降低繼發性不孕的風險!

部分夫婦在成功懷孕後,因疾病或年齡老化,面臨繼發性不孕而無法順利懷上第二胎的困擾。家中已有孩子的父母也許會考慮多年後再次懷孕增添新成員,凍胚不但可以預存未來的寶寶,也可以降低繼發性不孕症的風險。

 

4. 植入前調理子宮環境,凍胚提升成功率!

胚胎能成功著床的原因有很多,而其中女性子宮的環境也會影響胚胎著床的成功率。不孕症科醫師會利用陰道超音波來觀測子宮內膜厚度,也可以透過其他輔助技術來檢測子宮內膜的環境。若子宮環境未達到理想狀況,也可考慮先凍胚再調理子宮環境。

文章標籤

茂盛醫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凍胚(冷凍胚胎)是指將胚胎保存於 -196°C的液氮中,待母體狀況良好時,解凍並植入子宮腔內。胚胎冷凍技術始於1980年代,澳洲強森博士將受精卵加以冷凍,解凍後植回母體,1984年底順利誕生冷凍寶寶後,迄今仍廣泛運用於試管嬰兒療程中。

需要凍胚的原因略可分為兩種:

  1. 一是母體本身仍需時間調養,例如多囊患者、有荷爾蒙問題不易著床、要進行癌症/卵巢手術等;
  2. 二則因生育規劃,像受限於試管植入胚胎限制、暫不打算生育、未來想生二寶等。而根據《人工生殖法》冷凍胚胎雖以十年為限,但建議若有生育計劃的夫妻仍提早做足準備,以免成為高風險的高齡產婦。

植入冷凍胚胎的常見問題

Q. 什麼人適合冷凍胚胎植入?

  • 取卵數量多(如15顆以上)或多囊,易有高風險卵巢過度刺激症候群
  • 內膜厚度不當,小於7mm或是大於15mm
  • 有疾病需治療,如骨盆腔發炎、免疫系統、子宮內膜異位等
  • 因生育計劃而需要冷凍胚胎

Q. 凍胚植入要選自然週期或非自然週期?

視情況而定。臨床上,一般會使用非自然週期(吃藥週期)比較多。

Q. 凍胚解凍後,是否會對胚胎發育造成影響

以現今的胚胎冷凍技術而言,胚胎解凍後的復甦率高達90%,後續植入的著床成功率和懷孕率與鮮胚植入相差無幾。目前尚未有臨床研究指出凍胚後誕生的嬰兒與一般自然懷孕誕生的嬰兒在先天性基因缺陷罹患率有不同,不必擔心凍胚對胚胎發育的影響。

Q.凍胚品質=著床成功率?

胚胎品質不代表其染色體正常與否,即便PGS正常,仍要考慮子宮構造與內膜環境是否影響胚胎著床。

如何選擇植入冷凍胚胎還是新鮮胚胎?

新鮮胚胎為精子與卵子結合後所形成的受精卵,大約3天左右會形成早期胚胎,通常在試管嬰兒療程中做植入使用;而冷凍胚胎則是將培養好且品質優良的胚胎保存於-196度中,等待適當的週期進行胚胎植入。

 

懷孕率

活產率

療程時程

文章標籤

茂盛醫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