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茂盛醫院的診間,偶爾會遇到神情緊張的婦女發現自己在非月經期間出血,擔心自己可能罹患上婦科疾病。但,並非所有非月經期間的出血都跟疾病有關,若妳發現月經後兩週出現少量出血,這也許是排卵期出血。許多女性會將排卵期出血跟懷孕做聯想,但其實排卵期出血也並不代表懷孕。
排卵期出血是什麼?
排卵期出血是指在排卵期前後發生輕微陰道出血,有些人每個月經週期都會發生,排卵期出血發生的時間不一定是正在排卵的排卵期,也可能會是排卵前、排卵期間或排卵後。
排卵期出血:在排卵期期間有1-3天短暫地少量出血
女性的月經週期的四個階段為濾泡期、排卵期、黃體期及月經期,其中的排卵期,也可以說是卵巢排卵的時間。如果排卵後卵子受精的話,就會在移動到子宮著床,成為胚胎;若卵子沒有受精,子宮內膜就會開始剝落,形成月經。
女性進入排卵期後身體可能會有陰道分泌物增加、排卵痛、乳房有脹痛感...等症狀,其中排卵期出血會有少量褐色分泌物或點狀出血,一般這種非經期出血只出現2-3天。
排卵期出血是懷孕嗎?
有些女性會將非經期出血中的排卵期出血與懷孕初期會出現的著床性出血搞混,以為自己是懷孕了,但其實兩者是不一樣的,排卵期出血發生的時間會在月經中期,1到2天左右就會消失,著床出血則有可能在精卵結合後的第 10~14 天發生。
排卵期間是否有出血會影響懷孕機率嗎?通常來說,排卵期出血不會影響女性的懷孕機會,但可能會對排卵期的性行為產生影響,進而影響受孕。此外,有排卵期出血的性行為也需要注意衛生問題,以避免感染。
排卵期出血的原因
排卵期出血,就是當卵巢排卵後,黃體素濃度不足夠時,子宮內膜可能會有微量剝落,導致非經期期間出現少量出血或咖啡色的分泌物,形成“排卵期出血”。當黃體素濃度穩定之後,出血的狀況就會自行停止,是屬於正常生理現象。
排卵期出血的症狀
- 出血顏色:棕色血絲,偶爾會伴隨類似蛋白狀分泌物
- 出血量:微量出血,不需要使用護墊
- 出血天數:約1-3天
- 其他症狀:少數會有腹脹或下腹悶痛的症狀
除了排卵期出血,排卵期症狀有哪些?
- 陰道分泌物增加
- 排卵痛(下腹單側輕微不適)
- 乳房漲痛感
排卵期出血像月經?非經期出血需要治療嗎?
很多人發現排卵期出血會過於擔心,但其實這屬於正常生理現象,只要出血量少,維持不超過3天,就不需要特別就醫。但若排卵期出血量大如月經時的鮮血一般,或伴隨嚴重腹痛,就應該就醫檢查。
非經期出血多久不正常?以下狀況請到院就醫!
一般排卵期出血不會對身體健康有負面影響,也不需要就診治療,除了排卵期出血以外,其他非經期出血可能是由婦科疾病所引起,例如子宮肌瘤、子宮息肉、子宮內膜癌、子宮頸糜爛等。